分院介绍
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99年,是学校的重点院系之一,现有统招本科专业4个,统招专科专业3个,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设备先进,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。
拥有中央财政资助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,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实验实训机房3200余平方米,教学仪器2000余台(件),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,20个专(通)用实验室,86个多媒体教室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环境。
学院十分重视学科专业建设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、被评为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点,软件工程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、“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综合改革”项目获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,2020-2022连续三年上榜“校友会网”应用型专业类全国 A+,位列2022江西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一流专业首位,2022年学院项目《应用导学 锻工铸匠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》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。近年来,学院教师发表论文200余篇,其中教改论文37篇,编写教材20余部,其中规划教材9部,引入企业培训教材/案例教学讲义109部。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5门,完成省级课题40余项,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。
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,并在全国天梯杯大赛、全国蓝桥杯大赛、全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竞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、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挑战赛、全国网络技术挑战赛、华为全球大学生ICT大赛、中软国际第三届卓越杯网页设计大赛、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、江西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、江西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大赛暨互联网+创新创业大赛等,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学院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应用型实用型能力的培养方向,并与知名企业: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、百度在线网络技术(北京)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IT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,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与动手能力,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%以上,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。
我们将以新的精神风貌,围绕“提升质量,再创辉煌”为主题,尽心尽责,创新发展,为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不懈努力。
学科带头人及学科介绍
中共党员、教授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。曾主持和参与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,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、军级科研成果奖励,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,专业研究方向是计算机控制、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。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,江西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,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。现任南昌理工学院理事、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院长、党委副书记。
主干课程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计算机电路基础、离散数学、数据结构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、Java 程序设计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操作系统原理、web 前端技术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、linux系统配置与维护、Python 程序设计、算法设计与分析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立足江西,面向长三角和大湾区,辐射全国,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培养政治素质高,专业基础实,实践能力强,具备良好的思想与道德修养、法律与法规意识、社会与环境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,具有创新精神,具有良好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以及外语应用能力,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、自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,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,具备计算机技术应用、软硬件系统开发、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职业能力,能够在互联网应用、工业应用等职业领域从事软件设计、网络工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工作,通过实践研究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能力。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、应用型高水平专门人才。
副教授、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带头人,2004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,2009年获得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,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课题6项,发表论文6篇。带学生参加省计算机知识竞赛,获一等奖一个,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。
主干课程
计算机电路基础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离散数学、数据结构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操作系统原理、Python 程序设计、机器学习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、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、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言处理、人工智能导论、算法设计与分析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立足江西,面向长三角和大湾区,辐射全国,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健全人格、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,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,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,能够熟练运用数据思维、人工智能模型、工具、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、图像处理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,通过实践研究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能力。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、应用型高水平专门人才。
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,软件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,2005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,201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,发表论文7篇。
主干课程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离散数学、数据结构、汇编语言程序设计、JAVA 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与UML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、web 前端技术、Java web 应用程序开发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算法设计与分析、软件需求分析、软件项目管理、软件测试、操作系统原理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立足江西,面向长三角和大湾区,辐射全国,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培养政治素质高,专业基础实,实践能力强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学科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,具有健全人格、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,具备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,能够在信息服务、互联网应用及软件行业等从事系统开发、软件服务、项目管理、技术支持、软件运行维护等工作的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、应用型高水平专门人才。
1997年毕业南昌大学管理工程本科专业,2007年获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工学硕士。主编教材两本,主持并参与11个省级教改及省科学技术项目课题,其中省教改重点课题1项,省科学技术项目重点课题1项。发表论文10篇,其中SCI论文检索1篇,EI论文检索1篇,ISTP论文检索2篇。现任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。
主干课程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离散数学、数据结构、web 前端技术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Python程序设计、数据采集技术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、JAVA 程序设计、操作系统原理、linux基础、数据分析技术、计算机网络、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、算法设计与分析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立足江西,面向长三角和大湾区,辐射全国,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健全人格、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,具备良好的数据思维和人文素养,扎实掌握数据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,能够运用大数据专业领域先进技术,进行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应用,能在互联网、金融等大数据相关领域从事数据采集、处理、建模、分析及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、应用型高水平专门人才。
主干课程
平面设计、JAVA程序设计、web前端技术、web开发技术、Python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、数据采集技术、数据库开发技术、web后端框架技术、移动应用开发技术、软件测试等课程。
.||.培养目标
培养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和软件开发的先进技术,具备软件开发与管理能力,能熟练运用程序设计语言,按照软件工程规范熟练完成软件开发任务,能从事软件系统分析、设计、开发、项目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主干课程
局域网组建、服务器配置与管理、网络互联技术、web前端技术、无线网络技术、Pyton程序设计、Linux操作系统、JAVA程序设计、web开发技术、网络安全技术、云计算及其应用、网络设计、网络综合布线、网络攻防等课程。
培养目标
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和主人公意识。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自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。
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,能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,发现与解决计算机网络项目中的问题,并应对技术前沿问题的挑战。
主干课程
JAVA程序设计、平面设计、web前端技术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、Python程序设计、web开发技术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、数据采集技术、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、web后端框架技术等课程。
培养目标
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,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和主人公意识,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,能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,能从事计算机应用、维护和调试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、施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型人才并应对技术前沿问题的挑战。